mathstodon.xyz is one of the many independent Mastodon servers you can use to participate in the fediverse.
A Mastodon instance for maths people. We have LaTeX rendering in the web interface!

Server stats:

2.8K
active users

#Learningawareness

0 posts0 participants0 posts today
Leisaa<p>兜兜轉轉,我好像終於看到一點能夠實現埋在心裡多年的想法的希望了…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好些日子沒有過這麼糟糕的睡眠和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比如好久過敏沒有這樣發作了但這兩天真的很難過。不過逃不過的東西始終是逃不過的。<br />昨天給諮詢師說我可能需要認真做一些精神弒親的工作,因為我無法負擔需要負責我的父母需要的快樂生活。<br />從理智地想他們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的,平平常常的退休老人而已。唯不一樣的是他們沒有孩子在身邊(但又不是沒有孩子!)沒有所謂的兒孫繞膝天倫之樂。我能理解他們的孤獨,CCP 共產一代真的很慘!沒有對田地的真心熱愛,早早夢碎鐵飯碗,也沒有可持的信仰,和深厚的文化浸染。<br />退休之後他們有一個進不去的城裡(即使有房,但不再以工作維持在這裡的生活後他們就會非常空虛),回去了卻要面對失去了鄉土秩序的老家,孤獨感是必然的。<br />他們像失獨卻又不是,以及要完成為人子媳的任務,送走上一代。這可能是他們此刻活著的唯二動力。<br />但這是由外在驅動而不是內在的對生命的熱愛,世界的繁華和紛擾對他們來說都是沒有吸引力的。<br />這是一種斷代的抑鬱,它不可避免地影響他們的下一代,但作為他們的下一代的我,則需要非常警覺地不能被這種不屬於我的責任的抑鬱吞沒。</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最近的狀態其實值得記錄一下:我有一些開始回到面對現實問題,比如一些政治話題和社會話題,我曾經將自己變成一隻鴕鳥深深地將自己的頭埋了接近三年。</p><p>我最近重新開始讀社科書籍,了解歐洲的思想史和一些關鍵人物,不可避免的,會和我自己的文化背景做一些對比思考。</p><p>我逐漸地重新關注時事,身邊的,世界的,以及一點點亞洲和中國的。雖然仍然是非常謹慎地控制程度,但是我比較能夠抽身思考了。</p><p>而對於自己、感情和關係,感覺也比以前要更加成熟,我積極地在梳理自己與「關係」的關係,和自己在關係中的位置。我理解自己需要「關係」,有在思考和體驗自己與不同的關係之間的張力和需求,以及人際之間交往的邊界和連結。</p><p>我走出過去的創傷了嗎?我覺得還沒有,只是一點一點地在接受、理解和療愈它們。</p><p>我仍然覺得自己像個孩子,而我還在學著怎麼做一個大人。</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p>
Leisaa<p>天啊,時隔多年,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場合被打開另一扇思想的大門,然後這扇門穿過的地方是我曾熟悉的花園,它還通往更深處的森林!睡前讀到這種共鳴簡直是要高興地跳起來!<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以下文字沒有任何種族歧視的傾向,我只是描述我的感受和一些事實:</p><p>我的成績單裡面有兩門極低的分數,低到知道我在碩士期間有多努力的人都不會相信的程度。<br />其中一門我是很早就知道了,還差點因為這門課的成績向大學學術委員會申訴。而另一門,是在我已經拿了碩士畢業證,跟學校要求我的官方成績單的時候才發現。</p><p>為什麼會有這兩門低分的存在呢?<br />因為我在碩士第三年的時候,幾乎完全不在我本專業上課(根據 UE 的法律和大學的章程,是可以的),但是這個行為讓任課老師十分不滿,尤其是我另外所學的東西,是他們不懂的領域。所以在我將我的另外所學的課程和實習項目拿在本專業作為作業提交和 present 的時候, 就獲得了非常低的評價。 - 為什麼我不上課還得交作業和參加考試?因為當時的系主任拒絕將我在外面所上的課程寫進我的成績單,必須以本專業課程登記。</p><p>為什麼只有這兩門課出了問題,而我同樣也沒有上某一些別的課程,但是其他的老師接受了我的這個「替換」呢? - 也許只是巧合,因為那兩門課的老師是印度人。</p><p>至今我回憶起那兩個課,那種羞辱和委屈仍然歷歷在目。尤其是差點因之要與學校對簿公堂的那一門。</p><p>再後來,因為我手上恰好也有別人的成績單,發現大家的最低分都是那兩門課(雖然我的是最最低的)。</p><p>再後來,在我知道了一點印度的高等教育的卷,以及參加過印度朋友的博士答辯,其中一個評審團成員是印度的大學教授且仍在印度任教,那個答辯現場讓我震撼不已。</p><p>我該釋懷嗎?<br />不,我還做不到。<br />但是這個故事,我覺得有必要記下來。 未來還要寫更多的教育反思呢。</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寫了三千多字的跨學科個人思考陳述。<br />有一些在腦子裡盤旋許久的問題逐步地梳理起來吧!</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有點想哭,燒了好幾天腦子終於想到了一個困惑好久的問題的切入方法。<br />跨學科尤其是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的研究中的相互論證的方法/問題。<br />當然還沒有具體的方案但終於有了一個可能可行的切入點。<br />以及可以考慮請教的對象。<br />嗚嗚嗚。<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一個需要被記錄的里程碑。<br />最近對我來說可能的一個成長是「學著直接拒絕」,兩件小事:<br />第一件是 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鬧了一點不愉快,起因是我無意中用了一個對方可能不喜歡的詞(非歧視也非惡意)開玩笑,對方表示感到受傷後我就立即積極地道歉了。我本來以為簡單的溝通就能夠很快解決,所以是積極溝通的態度,但是對方的回應如他一貫的風格一樣在打迴龍圈,就是不面對核心問題,而且回應也並不積極。在最後一次對話他沒有回復我的十天之後,對這十天我都希望他會願意把這件事情往前推進一點,但事實是沒有。<br />我將我們一直的相處模式、對話、他的言語讓我不舒服的地方我的處理方式、我的期待他的期待等等通通回顧了一遍以後,我決定放棄溝通(因為之前有發生類似的事情,讓我不舒服的,我都積極回應和原諒對方了)。並且決定取消一起去看某個戲劇的約定。我告訴了他我可以將票錢轉回給他,他可以隨意處置那張票,但我不會出席那個預約。</p><p>他問為什麼,我這是要切斷聯繫拉黑他嗎?我就將我的想法發給他了,我說我只是覺得這樣的相處方式讓我不舒服,而且我也很不喜歡回答黑白問題。我只是覺得我們的衝突沒有很好被解決,這對非常重視友情,在意別人的感受的我來說是一種消耗;在衝突未解決的時候一起去參加活動我會覺得尷尬,因此我決定不去了。但是我不認為因此我就再也不會和你說話、把你拉黑了。<br />我說完後對方回復說感謝我的解釋,他理解了。</p><p>我們的對話記錄就停留到這裡。</p><p>第二件事是我媽前天晚上突然叫我給老家的祖屋大門寫一副對聯,而且時間非常緊急,還要放到大家族群裡去「比稿」。我媽的理由是我是家族裡學歷最高、見過最多世面的人,我應該出一份力。(我最煩這種事情)<br />當時我正在趕著去某個活動,馬上都要遲到了就告訴她我明天白天再看。第二天我去家族群裡看了一眼那些叔伯們擬的狗屁不通的東西,立即決定我不要趟這趟渾水。就告訴我媽這種場合讓他們去出風頭就好了,不要拉上我(幸好我媽在這麼多年我的訓練下已經會先問我的意見而不是直接替我答應了)。<br />然後她今天給我曬她給家裡買的春聯,說明年開始應該繼續由我來擬春聯(我在家裡住的幾年都是我和前夫擬的),這回用的是命令的語氣(她應該覺得是我們小家的,就應該我來做),而我立即覺得非常不舒服,告訴她:那麼你應該提前很久跟我說,因為這裡不過春節,我不記農曆,所以我並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要,要怎麼樣的。而且不要因為我學歷高就覺得我會擬對聯,我在這裡連用中文都很少,這個學歷和中文水平沒有半毛錢關係。<br />說完了我也沒有管她是否不高興,但是我挺輕鬆的。<br />其實我挺樂意在能夠做的時候,為家裡做點兒事情,家裡的一些重要的場合需要對聯或者其他文字內容的,我都會主動去做,親戚有困難而我能夠幫助的也會出手去幫。但是我討厭這種被安排任務、覺得我必須挑起家族責任/大梁的要求。</p><p>這是我今年非常重要的成長任務,我也要讓我身邊的人知道我有這個界限,他們應該尊重我。</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上著課,收到今年第一個博士意向討論會議邀約的郵件,還是來自我很喜歡的一個老師的團隊,心臟立馬跳得飛快,都忘了台上老師在講什麼,叫到我試讀時完全是懵的。<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 <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findingaphd"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findingaphd</span></a></p>
Leisaa<p>發現我對知識密度低、又沒有很好的審美或娛樂功能的集體「學習」活動相當抗拒。 <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綿羊姑娘的英語課換成了和她最要好朋友一起上,這個小姑娘也是我最喜歡的孩子之一。然後老師今天的反饋也是“我好喜歡她!她學得好快,倆人配合也很好,我覺得下週我們可以把課程推進一步了!”<br />(前面上了一個多月的課,因為孩子不合作,導致課程幾乎沒有任何進度,我們倆都很沮喪。)</p><p>唉…不得不說,有時候學習的同伴真的很重要,我終於不用頭疼綿羊學不夠,而另一個人沒耐心每週都不穩定,我還要做義務工作去應對家長的問題了。</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englishstudy"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englishstudy</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E7%B6%BF%E7%BE%8A%E5%A7%91%E5%A8%98"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綿羊姑娘</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anguagestudy"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anguagestudy</span></a></p>
Leisaa<p>在上法語課中的幾個觀察:<br />- 寧願少說、用英文替代/提問,也不要自顧自地湊一堆沒人聽得懂的話。<br />- 說話簡潔,暫時不出來就說我需要思考一下,也不要哼哼嗯嗯像蚊子叫,還帶很多奇怪的首尾音,讓人分不清你在說詞句還只是輔助音。<br />- 咬準每個發音,把單詞音發清晰、準確。至少把重點先傳達出來,再談語法。</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anguagestudy"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anguagestudy</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apprendrelefrancai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apprendrelefrancai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終於上到了一個很棒的法語課,全天沒開一次電腦沒背一個單詞也沒被叫到台上尬聊更沒被批評你在法國這麼久還沒學好法語,也沒被說不能英法夾雜,想不起來的詞就問一下怎麼說,同伴互相提示一下。一群人磕磕絆絆地寫磕磕絆絆地說就上完了一天。<br />雖然很累但沒有像在別的課程那樣瞌睡完全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br />沒有課後作業也沒有別的要求,那就晚上有空的話我自己找點練習做一做咯…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apprendrelefrancai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apprendrelefrancai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anguagestudy"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anguagestudy</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一個好深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不曾被好好傾聽,她怎麼可能學會表達。<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p>
Leisaa<p>這次搬家的感受是覺得男人挺沒用的,無論是前任還是現任這回都沒有幫忙,有兩位男性朋友來幫忙過,但也不是特別重的活,包括搬運打洞切割拆解安裝改造家具大多是我一己之力完成的。</p><p>今天更好笑,買了一個二手的廚房下櫃,很大很重,雖然賣家一開始就說需要我自己去拆卸,我說好。於是我帶了電鑽就去了。<br />後來他還有個朋友來了,兩個大男人在屋子裡面談笑風生,我一個嬌小的女人帶著一個小女孩在外側拆卸櫃子。後來發現那個櫃子有一個卡扣螺絲出了問題打不開我叫他們來幫忙,這兩人拿著螺絲刀扭來扭去不知道咋辦,我告訴他們現在問題不是要擰開或擰緊,是因為之前安裝的時候擰得不平衡並且裝得太深了使得它卡在了裡面,現在需要想辦法讓它往外面出來一點點,才能回到可以擰開的位置。他倆還是有點暈乎,後來我比劃給他們看,其中一個人才明白了,然後兩人發現他們不會弄,只是給我拿了一把膩子刀一把美工刀,沒事還是我一個人拿著尖嘴鉗和一堆工具一點一點的把那個螺絲弄掉了,徹底拆開了櫃子。</p><p>哪怕是在使用一些電動工具上,就算以此在零工app上賺錢的人技術也麻麻的。看到他們,對比我自己幹活的麻利有效,還說女性不適合做這些活呢?!<br />在觀察和動手能力上,我真可以秒殺一大批人。<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p>
Leisaa<p>記錄下這兩天的一人食,是因為今天午飯時忽然想起剛來法國時,因為我執意要吃中餐,執著地尋找某一些熟悉的食材和堅持某些做法而被推上許多人批判「不會適應」、「矯情」、「奢侈」,當時我感到委屈又羞愧(對,為什麼要羞愧),在數年以後,我發現我最愛的還是童年的味道。<br />在法國三年,口味逐漸回歸清淡,對曾經超愛的泡椒雞雜、乾煸肥腸等川菜的熱情明顯冷卻了許多,另一方面,食域也越發廣,比如我其實並不討厭奶酪,只是討厭被說你不吃奶酪就是不對的。我只是需要通過不同的做法來和這種食材建立連結。</p><p>在伊斯坦堡的有一天,因為前一天吃得太雜、不準時、晚上喝了太多酒又沒有睡好,第二天一整天都感覺不適,除了喝了超多的水和飲料,晚餐在他們大快朵頤某種土耳其傳統食物時我根本沒有胃口,僅僅吃了幾片生菜和薄荷,腸胃不適,心情不佳。半夜回到 K 先生家,翻箱倒櫃找出了一包乾玉米片,請他幫我用熱牛奶泡了,又切了一個火龍果,兩樣東西下肚,立馬回血大半。<br />第二天中午,我自己做了午飯,先飽了蔬菜的渴;下午把阿姨召喚回來,她做了一大鍋茄子燉牛肉和土耳其抓飯,吃得我美滋滋,睡醒一覺又活蹦亂跳和大家喝酒玩樂了。</p><p>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在想,我的身體需要什麼?在異國他鄉,與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飲食習慣的人生活在一起,我要怎麼讓身邊的人知道,在我需要的時候,他們能夠怎麼照顧我?</p><p>我的飲食要求多嗎?其實並不。麻煩嗎?根本不,甚至可以說十分簡單。我只需要清楚地告訴對方,我需要什麼,請幫我去做,即可。<br />當然,還要是個能夠理解你,並且不 judge 的夥伴。<br />接納自己就是個中國胃甚至是廣東胃,又咋的?</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cultureshock"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cultureshock</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kitchen"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kitchen</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foodie"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foodie</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搞完一門課的 presentation,還有實習報告、一個項目 proposal和三個 presentations! <br />接下來就是好好寫研究項目的第一階段論文了,還不知道啥時候可以開始上手 fMRI 部分的實驗。</p><p>雖然總是在焦慮 ddl,但是仍然享受這種學習和move on 的狀態。</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又一次在計算了半天之後,發現數據來源錯了,再檢查,原因是此前的代碼不規範,導致需要二次導入數據的時候出了錯。想起上次會議,老師建議我把幾個實驗的代碼合並到一個文件裡,我還沒有做。<br />啊有些事情,遲早逃不掉。</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我好像學到了一點為自己說話的習慣了。<br />記得以前我在圖書館訂好的房間,如果有別人佔著尤其是對方還是好幾個人,要求我把位置讓給他們的時候,我基本都是默默接受,現在我能夠理直氣壯告訴他們不好意思,我預定好了這個房間,並且已經驗證過了,我現在需要使用這裡。</p><p>(以前覺得自己一個人佔獨立空間是不對的,但其實並沒有規定不可以,反而是這類獨立空間就是需要預定才可以使用,沒有預定的人在預定的人來了後,就是需要讓位的。而且我們這裡學習空間非常多,整個園區超多圖書館和自習室以及其他公共空間,沒有資源獨佔/濫用的問題。)</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 <br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p>
Leisaa<p>因为这周实在太忙了,而我周五本来有一场期末考试,而周四周五我估计都得跟着东八区时间同步工作,于是昨天去和助教还有课程主任申请我下周再考,结果真的他们同意了!</p><p>太感谢我可爱的助教和 lab 的老师了!!!<br />(对,越是在这种人性化的环境里呆久了,跟中国的对比就越明显……</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arningawarenes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arningawarenes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ifenote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ifenotes</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Leisaawantosavemother"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tag">#<span>Leisaawantosavemother</span></a></p>